46岁大厂高管,给35岁-45岁人提个醒:职场下半场,做好这3点 |
主要探讨35岁以后的职业发展,以及应对策略。以下是文字稿: 1)就业环境现状 35岁以后,如果你还在一线做业务,比如:程序员、运营专员、项目专员。那么你会明显发现,投简历后,邀约变少了,因为HR会卡年龄。 字节跳动员工平均年龄是28岁,如果35岁还在一线,就属于高龄了。 假如你在35岁以后,做到了管理岗,那么你可以高枕无忧到40岁,也就是你的职业寿命又延长了5岁。 即便是管理岗位,如果40岁以后还做不到总监,副总或首席,那么你后面的职场道路会比较坎坷,除非降薪、降低预期。 一般来说,只有股东、业务一把手、副总,能够一直享受高薪,干到退休。 现在职场的现状,大概就是这个样子。 2)个人心态调整 花无百日红,人无再少年,职场发展也是一样,经历了快速上升期,紧接着就是下坡路,不论是发展速度,还是薪资待遇,都在走下坡路。 你要做的、你能够做的,就是接受现实,然后寻找解题思路。 在商业领域有个概念叫“第二曲线”,什么意思呢? 就是指一家公司的发展呈现出“S”型,快速发展之后到达极限点,然后开始衰落,想要基业长青,就要寻找新的增长曲线,也就是第二曲线。 职场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,当你到达职业顶峰,遇到瓶颈后,所要做的就是寻找你的“第二曲线”。 以前这些高管们聚在一起,大都是讨论技术趋势、最佳实践之类的,而这次大家聊的却是禅修、身心灵、哲学一类的话题。虽然满满的“松弛感”,但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。 了解后才知道,这次来的CTO、CIO有4成已经离职,或赋闲在家,或谋划创业。传统CTO们经历职场高光后,在今天的大变革时期大面积失业,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?1、互联网高薪时代,已经结束2、企业裁员减薪潮下,管理团队首当其冲 3)尽早探索“职业第二曲线” 寻找第二曲线的关键是:快速低成本试错。先找到一些你能做好、也是你兴趣所在、又有市场需求的领域,然后快速实现MVP,成功了继续加大投入,失败了换个方向再探索,直到拿到结果。 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,比较好的“职业第二曲线”的模式是一人公司,或者叫超级个体。比如:培训、咨询、自媒体、网店、投资人、保险代理、分销合伙人等等。 以上,…… 然而笔者作为一名还未35岁的职场中管,MR.L总结一下心得给大家: 哪有什么职业危机?不过是一场“认知突围” 认知越高的人越谦逊;越无知的人越自我感觉良好。L哥在现实中接触的很多人也是如此,“半桶水”们大都喜欢高谈阔论,真正的行业大佬却几乎从来不装。一个人的认知越高,越不装1.一个人的真实水平,是装不了的 2.最顶级的人设,就是做自己 3.接受现在的自己,你才会开始变强 4.世界正在悄悄奖励那些,不装的人 认知越高的人,越敬畏因果:1.敬畏做人的因果2.敬畏做事的因果 3.敬畏成长的因果1.敬畏思想的因果 一个人最大的底气:解决问题的能力1.成为问题的终结者 2.问题终结者的3种思维1、躬身入局2、系统思维3)闭环思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,就一个字:熬要在长期坚守中磨砺蓄能,然后厚积薄发,水到渠成地收获该有的回馈。具体来说就是坚持“三熬”:即熬能力、熬心性、熬时间。 1.熬能力:绝对的实力面前,任何技巧都不堪一击2.熬心性:皮糙肉厚,百毒不侵3.熬时间:世界正在悄悄奖励长期主义者 大厂高管,一定要有体系: 我认为优秀管理者至少要具备6个体系: 1.认知体系:一个人的认知,就是他的世界2.激励体系:没有不积极员工,只有无效的激励机制3.组织体系:业务要做大,关键靠组织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可能有三条出路: 第一条路是申请退职,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;第二条路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;第三条路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。 4.效能体系:10倍速工程效能提升方法 5.培养体系:好领导,也是好教练 6.商业体系:让技术插上商业的翅膀 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的迹象:稳1.情绪稳定 2.水平稳定 3.工作成果稳定 人在低谷:闭嘴、关门、归零 1.闭嘴:不抱怨现状2.关门:原地修炼3.归零:空杯心态1、心态归零;2、经验归零;3、成败归零; 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:认知力、心力、执行力1.认知力:一秒洞察本质 2.心力:拥有强大的“现实扭曲力场”1)塑造“心理韧性”;2)学会“认知吝啬” 3.执行力:凡事搞起来,能解决80%的问题执行力3个内核1)极度渴望成功; 2)目标感极强; 3)复盘; “自律” 和 “躺平” ,差了一整个人生 判断一个人有没有领导力,就看这4点: 第一,预见未来 管理学上有一个名词,叫“蝉型经理人”。什么意思呢,蝉从脱壳出土到上树鸣唱,只能看到3个月的时光,3个月,刚好是一个季度,所以管理学上就用“蝉”来形容目光短浅、短视的管理者。现在确实有不少这样的“蝉型经理人”,他们即使担任了领导职务,仍然是一线业务员思维;甚至做到了高管,却依然只有“蝉”一样的远见极限,而缺乏管理者应该拥有的预见力。 第二,敢做决策 第三,有凝聚力 吸引人才培养下属激发斗志 第四,有战略定力 拒绝诱惑节奏稳定2024要结束啦,🌼🌻🌸🌺🍀 2024这一年:一场繁花,还是一地鸡毛?
|